<ruby id="acpna"></ruby>
    <tbody id="acpna"></tbody>

    <tr id="acpna"><small id="acpna"><acronym id="acpna"></acronym></small></tr>

  1. <tr id="acpna"><small id="acpna"></small></tr>

    <ins id="acpna"><option id="acpna"></option></ins>

      1. 當前位置: 民進網站 > 民進風采 > 開明視點

        羅先剛:將科學家精神內化為科技工作者基本職業素養

        發布時間: 2023-02-15
        【字體:

         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,發出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、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的動員令,科技工作者不能缺位。

          早在2021年兩院院士大會上,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了要求與期望:“廣大院士要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,響應黨的號召,聽從祖國召喚,保持深厚的家國情懷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,為黨、為祖國、為人民鞠躬盡瘁、不懈奮斗!”他還希望院士發揮好“四個表率”作用。這份要求與期待,是對科學家精神的生動詮釋,是新時代科技工作者職業素養的基本遵循,我們必須以不忘初心、踔厲奮發的姿態,在科研工作中深入領會,一以貫之地去實踐。

          首先,要在黨的堅強領導下,堅定理想信念,不忘初心使命,把自己的有限力量投入服務國家富強、民族復興、人民幸福的時代洪流中??茖W無國界,科學家有祖國。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,全球政治、經濟問題與科技問題關聯密切、深度交織,圍繞戰略科技問題的大國競爭十分激烈。我國必須掌握更多的核心戰略科技能力,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更加從容不迫。歷史長河奔流不息,緊要處卻僅有幾步,我們理應以原始性科技創新為起點,面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,向祖國、人民交出體現國家意志、代表國家水平的高質量創新成果。

          其次,要堅定職業信念,創新敢為人先,勇攀科技高峰。曾經的我們由于缺乏科學層面的原始性創新,在多數研究領域長期處于跟隨、追趕狀態。不過,這樣的情況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得到根本改變。從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到黨的十九大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,再到黨的二十大提出教育、科技、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、戰略性支撐,我國科技創新進入新時代,在越來越多的領域開始由跟隨到引領,由并行到超越的轉變。創新進入“無人區”后,之前的科學研究范式將不再適用,我們只有始終秉持敢為人先、追求卓越的信念,才能在中國特色的科技創新之路上進而有為、行穩致遠。

          最后,要堅守職業道德底線,使科研工作回歸本質。中國的科技人才培養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,國家和人民給予科研工作者堅定支持:不斷提升的科研條件、做事成事的創新生態、全社會的高度理解和尊重。同時,伴隨著大量資源向科技領域的傾斜和投入,學術道德也面臨各種各樣的誘惑與挑戰。作為科技工作者,我們應該堅守職業道德底線,時刻提醒自己,是國家和人民成就了現在的我們,開展創新性工作、滿足祖國和人民所需是我們的基本職業要求,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培育良好的創新生態,使科研回歸學術本質。這是對新時代科技工作者職業素養的底線要求,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去遵循、實踐。

          心有翼,自飛云宇天際;夢無垠,當征星辰大海。祖國的強盛讓我們得以在偉大的歷史征程中承擔責任。我們當秉持科技工作者基本職業素養,心懷“國之大者”,不負使命,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。

          (作者系民進中央委員、四川省委會常委,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所長,微細加工光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,中國工程院院士,全國人大代表

        作者: 羅先剛
        責任編輯: 邵飛
       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