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ruby id="acpna"></ruby>
    <tbody id="acpna"></tbody>

    <tr id="acpna"><small id="acpna"><acronym id="acpna"></acronym></small></tr>

  1. <tr id="acpna"><small id="acpna"></small></tr>

    <ins id="acpna"><option id="acpna"></option></ins>

      1. 當前位置: 民進網站 > 民進風采 > 媒體聚焦

        吳貽芳“厚生”樹人

        發布時間: 2023-02-27
        來源: 人民政協報
        【字體:

          吳貽芳是著名教育家,她的“厚生”教育思想別具一格。

          據金陵女子大學第一任校長德本康夫人回憶,在1916年,“校訓是由學生和教師共同選定的,最后由董事部和金陵學院委員會予以確認……校訓,‘厚生’在前進道路上有了艱難險阻以及人們的精神需要春雨的滋潤時,是人們的精神源泉?!边@是“校訓”的起始和來源,顯然也可以看出這是集體的創意。

          吳貽芳對于“厚生”思想有獨特的理解。她在《金女大四十年》中談到“厚生”時說:“人生的目的,不光是為自己活著,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來幫助他人和社會,這樣不但有益于別人,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豐滿?!憋@然,吳貽芳更注重教育對象品德提升的利他性、社會效益,傾向于人格教育。

          吳貽芳提出要培養學生“具有高尚的理想,不圖個人的私利,掌握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,對工作認真負責,對同學互助合作,對社會有至誠服務的態度,對國家從愛國主義出發,在各自崗位上,盡到自己應盡的義務”。這樣不但有益于別人,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精彩。

          當時的金陵女大不僅文理兼修,實行學分制,還學習騎馬、射箭、網球這些男性的科目,完全是一派自由開放的學風。在金陵女大,吳貽芳就像一把逆勢而行的“保護傘”,任學生們自由飛翔。

          “厚生”樹人,德才兼備,是吳貽芳教育思想的精華。在這種教育思想下,吳貽芳在辦學中將造福社會和培養學子,培養博雅之才與一技之長的專才,科學化管理和人性化教育恰到好處地融合起來,最終實現塑造人格和培養人文精神的雙重教育目的,形成了“全人格”的教育模式。這種教育思想不僅在中國的高等教育中引領風尚,獨樹一幟,而且對后來的中學德育工作也有重要的借鑒意義。

        作者: 顧燕
        責任編輯: 劉曉斯
        >